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动态│波涛汹涌的“倒闭潮”!轮番上涨的原材料!注塑工厂该何去何从?

2016-12-09 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

导读:2016年来,房价疯狂上涨,煤碳、钢铁、造纸业一路狂飙。在一片“涨、涨、涨“的狂潮之下,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税负越来越重。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五来,中国的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现状也令一些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在这沸腾的经济环境下,注塑企业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生意难做 ,最后两个月本是传统旺季,以为可以赚点钱过年,谁知道原材料疯涨,各种辅料也比拼着涨价,运输成本上涨,人工工资也要涨,连微信支付宝也要收手续费了,深感压力山大……但眼看出口和内需毫无起色,品牌商为打价格战拼命挤压上游供货商,这可是拼命的节奏!


能源、原材料、运费、工业制成品轮番上涨

2016年9月,负增长了长达四年半之久的PPI终于逆转,这标志着中国工业领域全面涨价正式开启。事实上,从年初开始,煤碳、铁矿石、造纸等大宗原材料就开始上涨,数月后传导到整个工业领域。

近段时间来,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工业原材料领域迎来一波迅猛的涨价潮,钢铁、铜铝、纸品、塑胶、玻璃等多种原材料“涨声”一片,给下游工厂带来巨大冲击。

“一个月前开始,我们天天收到供应商传来的涨价函,单个产品总成本因此增加了5%-8%,想给订单提下价,国外客户都表示不接受涨价!”某工厂老板如此描述此轮塑胶“涨价潮”对该公司的冲击。

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未来将会有5000万人失业

在各种成本大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资金不足、订单锐减、缺乏创新、负债高企的企业将率先倒下,实体行业新一轮的破产倒闭潮已经来临。预计未来几年,制造业倒闭潮将呈现集中爆发之势,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

  • 7月25日,河北霸州一家2014年才刚刚成立的一家家具厂老板在几名供货商的围墙押送下跳车跑路!共欠下工人60多万工资和百万货款。

  • 7月29日,成立于2006年的威业家具厂员工聚集在工厂大门外,打出横幅和各种标语,声称“威业家具厂老板跑路”。据了解,该厂已经两个月未发工资,而老板电话无法打通。

  • 7月27日,意大利朗文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老板老板欠款百万跑路。据称该厂所有员工工资未结算,展会上收了客户几十万定金、货没发就跑路了。

  • 7月30日,材料商聚集在成都南方工业园文臣沙发厂(全名“香港文臣家居有限公司”)门口希望能追回材料款,据称老板已经在7月29日跑路,该厂已经三个月工资未发工资。

  • 在这之前的五六月份,珠三角也接连发生标卓、永信、裕健、冠升、雅来特家具行业倒闭潮。

  • 而在电子业、鞋业、服装业、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倒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而这些倒闭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由于中上制造业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靠贴牌或低价优势来获得市场份额。在市场蓬勃发展的上升时间,这种模式尚能获得生存空间。但在市场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企业被迫走上降价之路。结果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企业现金流越来越少,最终破产倒闭。

据初步估算,2014年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吸纳就业人数约1.5亿人。如果未来五年内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被洗牌,将会有5000万人失业,如果有一半的中小企业倒闭,则会有7500万人失业。如果考虑到富士康、金仁宝、三星、裕元这些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就业人口的大型制造业正在或即将撤出中国,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失业人口将远超想象。

塑胶等原材料涨价潮迅猛下游工厂冲击力度大

调查走访发现,由于石油煤炭价格上涨、物流运费上升、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叠加,相对年初或年内低点,今年塑胶原料价格已经大幅上涨,10月份更是急速狂升,上涨三成以上甚至价格翻倍。 

这其中,作为中间商的大量贸易企业、塑胶生产商均赚得盆满钵满,而下游塑胶制品企业,诸如玩具、礼品等工厂,则感受到了不小的成本压力区别在于,走高端路线、生产附加值高的企业,承受能力相对较强。

市场表现:部分原料价格翻倍

在经历了前两年的低迷之后,PE塑料价格从年初的7000元每吨一路上涨,到今年10月突破万元大关,目前也徘徊在9600元的高位,上涨约4成。

“更猛的是PVC,现价上涨了150%左右,期货价格也涨了一倍”。

塑料价格今年10月以来尤其上涨得厉害,诸如ABS、PP、PVC等一个多月就涨了两三成。由于国内塑胶原料几乎一半来自于进口,因此,人民币今年初以来的持续贬值也造成塑料成本上涨。

作为国际化的大宗商品,中国市场塑胶产品此前经历了低谷,因此也在补涨。此外,一些石化厂商、贸易商“默契”地乘机涨价、捂盘和期市的投机行为也加剧了价格上涨。事实上,此轮塑胶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作用。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上半年“黑色系”煤炭价格上涨,石油价格的缓慢复苏,也导致大部分煤化工原料和石化原料上涨;国内整顿规范物流行业,导致物流成本增加30%以上等等,也是价格上涨的因素。

中间贸易商:赚钱行情开启

东莞一直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塑料交易重镇,樟木头、常平等地均有大量塑胶贸易商云集。笔者发现,今年塑胶贸易商可谓开启了赚钱行情,“能过个好年”“原先的库存一下子变成了金疙瘩”“捂一捂再看看”等说法开始在业内流行。“现在的情况是,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惜售、囤货,真实反映了市场心态。”

“对于做塑胶贸易的公司来说,今年整体的盈利情况应该比较可观。我们公司塑胶出厂价格普遍上涨了30%,尤其硬塑方面,价格上涨最为明显。”从事塑料进口、销售的公司表示,今年该公司的利润增加了至少20%。

某塑料公司主要做的是ABS材料,客户主要是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以及改性塑胶厂。该公司透露,今年ABS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从年初的10000元左右,到现在上涨到14000元,利润操作空间非常大,整个ABS塑胶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一次的上涨是2009年以来涨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尤其是9月份以来橡胶价格上涨对行业影响很大”

下游工厂:成本骤升吃不消  

在东莞众多支柱产业中,塑胶制品占据了相当份额。此轮塑料价格上涨,给作为下游的东莞工厂带来相当大的冲击,特别是玩具、工艺礼品等行业。东莞一家大型港资玩具厂商相关负责人就向记者透露,塑胶涨价已经对企业成本造成12%的上升,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我们非常关注这次涨价,协会开了几次会来探讨,很多副会长单位、会员企业都在吐槽。”对于接了长单、大单的外贸企业来说,由于订单都是按签订的节点来计算,周期往往长达几个月,因此原料价格上涨尤其让他们吃不消。

某塑胶公司,主营包装袋、工艺制品。从10月初以来,老板几乎天天接到供应商发来的涨价函、传真邮件。“完全没想到,也想不通,我们之前都是零库存运行,不囤原料,吃了大亏。”据他分析,该公司一年的塑胶采购成本原本只有300万元,今年已经多花出去50多万元,预计全年要多花将近100万元,平摊到单个塑胶产品,增加了5%-8%的总成本。 

这部分成本压力能否转移到下游客户上呢?受访的老板认为这很难:“我让销售人员通知国外客户,协商稍微涨价,结果客户都不接受涨价,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硬扛过去。 

不过,也有企业表示原料价格上涨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一些大品牌企业生产各种高端的玩具用品,比如学习益智类,产品附加值高,价格上涨一些客户也可以承受,表示理解。

但是在国内工业原材料涨声一片的大潮下,有多少企业面临行业洗牌,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在逆境中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相信下面这篇文章会对你有所启发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大秘诀助力企业焕发长久生命力!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转发即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公众号欣赏!



免责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相关问题!


注塑专委会微友群火热招募中!精彩活动、行业动态一手掌握!中国塑协注塑制品专委会创建的微友群,是为塑料制造行业搭建快速即时的微信交流平台。这里有行业大咖,高校教授、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原材料供应商,精神领袖等....立刻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直接添加管理员微信cppiacip2016,回复“XX公司+姓名”管理员会在第一时间邀请您加入专委会大家庭!






关于我们

中国塑协注塑产品专委会作为国家级的行业协会,以发展中国注塑行业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积极组织业内的专业技术、经济、文化活动,在行业内建立较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形成较高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权威性。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